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诸葛亮才对刘备强迁百姓南下一事保持沉默,因为诸葛亮也清楚,刘备会这么做是为了将来打算。
刘备君臣都清楚意识到西汉此次南下势不可挡这个现实问题,而在清楚认识到这个问题无法解决以后,刘备和诸葛亮不得不为日后坚持斗争做准备。别看刘备在赤壁留下三万水军交由周瑜指挥,但那并不是关键,刘备除了派兵阻拦西汉军的南下外,更多的精力是将荆北的百姓尽量往荆南迁徙。当然对于那些世家,刘备就没有采取强制手段了,愿意跟着来刘备欢迎,而不愿意的刘备也不强求。反正没了百姓,世家也就不成世家了。不来更好,少了跟自己抢权夺利的人。
襄阳世家明知道刘备此举是在刨他们的根基,可却又没有胆子反对已经红了眼睛的刘备。以前刘备还顾忌一点影响,但在西汉的压力下,那点名声上的事情刘备已经顾不得了。虽说还没有公开撕破脸,但只要世家稍有反抗,刘备说不得就要杀鸡儆猴。
谁也不愿做那只被用来警告猴子的鸡,但眼睁睁的看着刘备将百姓尽数南迁,世家又是说什么也不愿意。他们需要一个领头人,而这个领头人,不是蒯家,而是蔡家。
自从蔡瑁死后,蔡家就几乎退出了众人的视线,明哲保身的守着祖业在襄阳行事低调起来。也正是这份主动退让的态度,才让刘备没有对蔡家赶尽杀绝,默许了蔡家的存在。但作为当初荆州世家龙头的蔡家,自然不肯就这样没落下去。不过蔡家也清楚自己与刘备力量悬殊,单凭一己之力无力回天,只能等待时机。
而如今,时机终于等到了。西汉大军南下,而蔡家在西汉是有人的,西汉皇帝的岳父,当今国丈蔡邕,就与蔡家沾亲带故。不过这层关系蔡家一直不敢对外声张,以免引起刘备的注意。可现在好了,刘备自顾不暇,而蔡家也想要凭借与蔡邕的那层亲戚关系重新夺回荆州世家龙头的地位。
烂船都有三斤钉,更何况是世居荆州,在荆州常年盘踞龙头位置的蔡家。蔡家的底蕴是刘备这种外来户无法比拟的,在蔡家的暗中串联下,一股暗流正在襄阳的内部涌动。
襄阳是荆州的治所,不过随着刘备将防御重心南移,襄阳的地位也随之降低。别看关羽如今正在樊城与庞德打得热闹,可襄阳世家却不认为关羽能够重夺樊城,即便真的夺回了樊城,对荆州的大局也没什么影响。一旦西汉水军在赤壁击败孙刘两家联军,西汉的大军可以完全不通过樊城到达襄阳。而对于孙刘两家能够在赤壁击败西汉水军,襄阳世家并不看好。
不说双方的力量对比,但看双方内部的稳定情况,那就可见一斑。西汉那边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刘福身边,那真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再看刘备、孙权这边,孙权那边正在展开白色恐怖,而刘备这边虽然行事更加隐秘一点,但世家却并不认为刘备对他们的监视就放松过哪怕一星半点。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凡事就怕一个比较。两相一对比,孙刘两家这边要说不羡慕西汉那边的几乎没有,哪怕是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也是暗自羡慕庞统在西汉所受到的信任。
刘备虽说将夷陵的大权交给了诸葛亮,但刘备依然留在夷陵,坐着他的太上皇。诸葛亮的任何想法必须先说通刘备,否则就难以执行。诸葛亮原本还想要借着夷陵这块地方再与庞统一较高下,可现在看来,这种念头纯属空想。
在南蛮的失利诸葛亮一直不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行,自己会失败非战之罪。可眼下看来,诸葛亮倒霉就倒霉在遇上了一个对他无法做到完全信任的主公。
但老话说得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比起庞统,诸葛亮是羡慕嫉妒,但要是比起周瑜,诸葛亮又暗自感到庆幸了一些。至少刘备没有派人以照顾的名义软禁自己的家人,也没有为了防备自己故意在自己身边安插几个平时跟自己不对付的人。
作为荆州水军的代表,吕蒙奉命率领三万水军留在赤壁听候周瑜的调遣,对于江东水军内部的那点烂事,吕蒙知之甚详。而吕蒙知道了,也就意味着刘备跟诸葛亮都就知道了。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周瑜没有替孙权留脸的心思。自己的老婆孩子被人软禁了,还能忠心不二才怪。更何况周瑜自始至终就没有忠过孙权,他忠的是孙策。孙策死后,周瑜想的就是让孙绍长大以后继承孙策一手打下的江东,但随着张昭身死,周瑜也发现这个愿望难以实现,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将孙绍的安全,为孙策留下一条血脉当做主要目标。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周瑜才会不在乎孙权的态度派人接应了孙尚香。如今孙绍在长安一切安好,周瑜剩下的心思就是保住江东这个孙策一手打下的基业。对孙权,周瑜的态度一直是合作,绝对不是什么臣服。可没想到孙权却走错了一步,将周瑜的家小接到府中用以防备周瑜。
周瑜虽然因为家小的缘故暂时听命于孙权,但可以想见,周瑜绝对不会甘心为孙权所用,一旦情况有变,孙权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这个变化,在刘福的指示下,正在悄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