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皇太极的愤怒(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60 字 13小时前

沈阳,皇宫,大政殿。

锦州之战结束两天时间,皇太极就得到了详细的奏报,此时阿巴泰的奏折尚未抵达沈阳,不过济尔哈朗和范文程等人已经做出了准确的分析。

皇太极脸色很不好,他万万没有想到,郑勋睿的胃口如此之大,竟然想着全歼他部署在山海关至锦州的十五万大军,这是何等令人恐惧的安排。

得到奏报之后,皇太极几乎没有犹豫,迅速给睿亲王多尔衮下达命令,迅速率领进入草原作战的十万八旗军将士,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沈阳。

皇太极的内心有着一种雪崩的感觉,要是驻守辽东的十五万大军真的被郑家军彻底剿灭,那么对于大清国就是难以承受的打击,二十四旗并举的八旗军,军士总数目为三十五万人左右,除开驻扎在辽东的十五万人,还有进入草原作战的十万人,驻扎在辽南的五万人,以及驻扎在沈阳和辽阳等地的五万人。

山海关之战后,皇太极迅速调整了八旗军部署的情况,改变了原来分散驻扎的形式,以集中驻扎为主,分散驻扎为辅,辽东、辽南和草原是重兵驻扎的地方,也是大清国的命脉所在,三个地方都是不能够有丝毫疏忽的。

相比较来说,沈阳的情况缓和一些,虽说这里是大清国的京城,可只要辽南、辽东和草原的情况稳定,沈阳就稳如磐石。

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三大支柱之一的辽东,出现了巨大的危险。

皇太极首先进行了自我检讨,那就是他没有预料到郑勋睿做出的如此大气的安排,这样的作战部署,一般人是想不出来的,也是绝不敢轻易决定的,可是郑勋睿不是一般人,创建郑家军,成为大明王朝的皇上,这些事情岂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皇太极清楚,在这件事情上面,范文程以及阿巴泰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范文程一直都负责收集大明朝廷的情报,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得到郑家军的火炮,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得到的有关大明朝廷的情报很少,获取火炮更是没有踪影的事情,此次分析郑勋睿御驾亲征的事宜,范文程在掌握情报的情况之下,没有能够做出分析,导致锦州城池在一天时间之内失陷。

至于说阿巴泰,更是罪责难逃,毕竟阿巴泰是辽东八旗军的主帅,应该是时时刻刻关注辽东的局势,想不到战斗厮杀才刚刚开始,阿巴泰就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这不禁让皇太极想起他和济尔哈朗之间的商议,当时的皇太极,就感觉到阿巴泰难以抵御郑勋睿的御驾亲征。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埋怨和追究责任没有任何的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如何稳住辽东的局面,最坏的结果也是要求阿巴泰率领大军撤离辽东。

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武英郡王阿济格、颖郡王阿达礼等满人权贵之中的精英,以及范文程等人,悉数来到了大政殿。

大政殿的气氛很是不好,进来的众人都是低着头的,甚至相互之间都没有看一眼,范文程更是站在角落里面,独自低着头。

皇太极终于进入到大政殿。

皇太极已经收到了阿巴泰的奏折,这是一份十万火急的奏折,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沈阳的,看了这份奏折之后,皇太极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故而进入到大政殿的时候,他脸上的神情很不好看。

“文程,这是阿巴泰写来的奏折,你给大家念一念。”

范文程小步走上前,从亲卫的手中接过了奏折,开始念起来。

“文臣,声音大一些,诸位都仔细听听,看看阿巴泰在奏折里面究竟说了一些什么。”

范文程提高了声音,大声念着阿巴泰的奏折,不过在念奏折的过程之中,他的身体开始微微的颤抖,额头上面也冒出了大量的汗珠子。

小半个时辰之后,范文程念完了阿巴泰的奏折。

大政殿里面鸦雀无声,没有谁开口说话。

郑勋睿御驾亲征、郑家军突然进攻锦州城池的事宜,众人都是知晓的,只是没有得到具体的战报,现如今阿巴泰的战报来了,而且在奏折之中说到了锦州之战的惨重损失,这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众人也从阿巴泰的奏折之中,看到了郑勋睿张开的獠牙,看样子郑勋睿这一次是想着灭掉大清国了。

“怎么,都哑巴了,奏折上面的内容,诸位都听清楚了,有什么看法和想法,全部都说出来,朕今日给诸位机会,尽情的说,不要有丝毫的遮掩,今日不管说什么,朕都听着。”

过了好一会,济尔哈朗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