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看样子很是心急,甚至打断了周延儒的话语。
周延儒的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看着郑勋睿,不再开口。
郑勋睿微微一笑,看着杨嗣昌开口了。
“杨大人,您曾经是内阁大臣、兵部尚书,为了能够彻底剿灭流寇,提出了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战方案,应该说这个战略部署是很不错的,可为什么会遭遇到失败,甚至在朝廷征收剿饷、保证大军开销之情况下,依旧是惨败,开封府城失陷,震惊朝野,这么多年剿灭流寇的战斗,曹文诏、卢象升、孙传庭等人先后阵亡,这些都是朝廷难得之人才,活生生的葬送在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
“至于说辽东的战斗,我就不想多说了,后金鞑子在辽东和北直隶如入无人之境,没有什么军队敢于厮杀,前两次后金鞑子入关劫掠,要不是郑家军出击,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可惜郑家军付出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了。”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杨嗣昌低下头。
朝廷的内情他非常清楚,有些话不好说,说出来恐怕郑勋睿会翻脸。
“杨大人,皇上对我的猜忌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年以来屡次出手对付,为了大明江山,我从未正面应对,可笑的是,很多人认为我应该无条件的效忠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最好是我自杀身亡,让皇上和朝廷彻底放心。”
“杨大人,周大人,到了如今的境地,我实话实说,皇上和朝廷已经无力回天,辽西之战的失败是必然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流寇的势力也会越来越大,至于说后金,本意就是想着能够统治中原,皇太极如此睿智之人,岂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郑勋睿的话挑明了。
杨嗣昌脸色发白,若是没有外力的干预,大明王朝必定会轰然倒下,稍微有头脑之人都能够看出来,杨嗣昌自然也能够看出来。
此番他专门邀约周延儒来到南京,就是想着挽救大明朝廷的,不过郑勋睿好像不愿意出击,如此说来,郑勋睿的心思非常明确了,坐看大明江山轰然倒下,然后派遣郑家军将士,剿灭流寇、打败后金鞑子,统一大明江山。
说白了,郑勋睿是要做皇帝的,是要创建一个全新王朝的。
书房里面沉默了好一会,杨嗣昌看着郑勋睿,艰难的再次开口。
“郑大人饱读诗书,乃是我大明朝廷之状元郎,天子门生,难道要抛弃礼义仁智信之信仰,做一个乱世枭雄吗。”
周延儒连声咳嗽,似乎是想着制止杨嗣昌说下去。
郑勋睿倒是没有在意。
“杨大人同样饱读诗书,诸多道理都是明白的,别的我不想说,也不想摆出来什么宏大的理论,我只想让杨大人想想隋唐之历史,隋炀帝其人兢兢业业,可惜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导致强盛的大隋王朝维持几十年就轰然倒下了,之后的大唐盛世,成为了我汉人永恒之骄傲,难不成一代明君唐太宗也应该要遵循儒家思想,继续维护大隋王朝之统治吗。”
“任何一个王朝的衰败,都是其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没有了任何的出路,我还可以说的更加直白一些,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最多两年时间,大明朝廷就会灰飞烟灭,统领这天下的,必定是后金的皇太极。”
郑勋睿说完之后,杨嗣昌以及无法开口。
周延儒却猛地开口说话了。
“郑大人,在下认为,真正能够统领大明江山的,非郑大人莫属,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不配做郑大人的对手,就算是后金的皇太极,也无法与郑大人抗衡。”
杨嗣昌猛地看向周延儒,似乎不敢相信这些话从其嘴里说出来。
周延儒没有在意杨嗣昌的眼神。
“在下回到家乡也有一段时间了,要不是亲眼看见、亲身体验,根本不敢相信南直隶发生的变化,家乡的不少老人都说了,他们活了几十年,眼下才是活的最为舒坦的时候,南直隶的富庶,百信之安宁,是在下第一次见到。”
“郑大人之治国能力,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