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祖泽润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皇太极再次下达了命令,要求祖泽润提高警惕,时刻准备迎候明军的进攻。
皇太极下达这道命令的时候,依旧没有强调其他的事宜,譬如说派遣满人权贵前来指挥,或者是增派援兵过来。
到了这个时候,祖泽润明白了,皇太极要求他独自指挥战斗,抵御明军的进攻。
这是莫大的信任,但也是巨大的压力。
接到皇太极的命令之后,祖泽润亲自安排斥候前往乳山岗等地侦查,而且要求斥候冒着巨大的危险,必须弄清楚明军的驻扎情况,以及什么时候会展开进攻,是大规模的进攻,还是小股部队的骚扰等等。
祖泽润本人则开始对八千军士进行重新的部署,他将最为精锐的三千骑兵放在营房的中间位置,营房的正前方是两千步卒,营房的侧后方三千军士。
如此安排的意图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典型的防御作战方式,既然皇太极没有要求祖泽润率领大军主动进攻,那就必须采取防御作战。
祖泽润决定以两千步卒抵挡明军的进攻,以三千骑兵为反攻明军的主力,另外的三千军士,则是作为总的预备队,一旦战事进行到最为激烈的时候,这三千人将参与到厮杀之中。
当然祖泽润思考也是很周全的,营房不大,安排的三路人马其实相聚很近,这是防备明军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人数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八千军士则要同时投入到战斗之中,不能够有丝毫的保留,否则对于大军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祖泽润更加重视的是斥候侦查到的情报,明军驻扎在乳山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迟迟没有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就连小规模的试探都不存在,这让祖泽润想不明白,难道说明军是怯战吗,可如果是怯战,为什么会开赴到乳山岗来。
祖泽润将自身的这种怀疑,禀报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没有任何的态度。
迫不得已,祖泽润做出了分析,那就会明军驰援锦州城要么是不情愿的,要么就是害怕八旗军的骁勇。
做出了这些分析之后,祖泽润的信心大增,他再次对先前的部署做出了调整,将营房正前方的军士增加到三千人,将参与冲锋的军士增加到四千人,后面仅仅安排一千人。
就在祖泽润做出了这样的调整之后,皇太极的话语再次到来,认可了祖泽润这样的安排。
皇太极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很清楚祖泽润是一名悍将,论能力方面来说,不逊于阿济格等人,只不过祖泽润是汉人,内心总是存在一定的自卑,到战场上作战的时候,也就不可能倾尽全力,想要消除祖泽润这种奇特的心理,绝非几句话就能够说好的。
大清国成立的时候册封的汉人王爷,仅仅剩下了尚可喜,孔有德和耿仲明全部都被斩杀,为了能够笼络更多的汉人,或者是鼓励更多的明军投降大清国,皇太极以及决定在辽西之战后,再次册封一批汉人的王爷,祖泽润就是皇太极准备册封的汉人之一。
这一次的机会很好,祖泽润只要率领汉八旗之中的正黄旗军士,阻止了明军的进攻,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获得敕封了。
正是因为对祖泽润的看重,皇太极采取了非常的措施,首先打压祖泽润,看看其是不是能够承受打击,其次让祖泽润独自面对复杂的形势,做出必要的判断,一个多月的时间下来,祖泽润的表现是合格的,皇太极基本也是放心的。
汗八旗被皇太极牢牢的掌控,这让皇太极的力量大大的增强,在大清国的地位更加的稳固和举足轻重,此番皇太极率领汗八旗大部分的军士出战,也是想着展现汗八旗的强悍,更是想着让诸多的满人权贵好好看看汗八旗的表现。
洪承畴率领明军从宁远出发之后,皇太极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他时时刻刻关注明军的动向,更是关注多尔衮、多铎和阿巴泰等人的情况,这关乎到大清国生死存亡的一战,皇太极不可能掉以轻心,只不过郑家军在辽南的动作,成为了皇太极内心一根尖刺。
就在祖泽润调整军士部署的同时,皇太极也对大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其麾下大军主要进攻的方向,全数都集中到锦州城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