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2 / 2)

“你放心!我爹其实最是心软!我们父子今天来之前就说好了,先看看你们王家的人,若是顺眼呢,就让你们把地原价赎买回去,要是不顺眼,给多少钱都不卖!”

“当初王永安是偷地契卖的事情一传出来,我爹就说这事做得不地道!十几亩地对咱们家来说不算什么,对你们家来说,那就是所有的家当了!后来又听说了你们家出了那么些事,我爹也就越发的不安了。没看到我们家虽然买了你们家的地,可是从来都没派人去七里墩找过你们吧?”

王永珠点点头,他们在家也奇怪过,按理说,这买了地,不说自己亲自去,重要亲自去看看吧?

可这买地的人压根就没出现过,好像没有这回事一样。

搞得王老柱想起来还赶着王永平和金壶他们偷空到地里去看看,该锄草的锄草,该放水的放水,该挖沟的挖沟。

别人都笑王家人,说这地都不是自己的了,还忙活个啥,都是给别人忙的。

如今才知道,原来是吴老倌不让人去。

“我爹后来也让人打听了,说你们家即使这地都不是自家的了,也没耽误地里的活。我爹跟地也是打了一辈子交道,就说你们家也是爱惜土地的人家,原来还打算着,若是你们家一时拿不出钱来赎这地,就让你们家佃这些地种也行,租子给你们减两成。没想到你们家,出了个巾帼女英雄,倒是靠着妹子你,把王家又撑起来了!”

说到这里,吴中宝竖起大拇指:“我吴中宝很少佩服人,妹子,你算一个!”

王永珠也是见吴中宝确实是性情中人,想起吴老倌,那也是个表面凶狠,其实内心良善的老头。

身为大地主,为人还这般,难怪在石桥镇名声一直不错呢。

万幸,王永安当时是将地卖给了吴家!

双方达成一致,王永珠利落的将银票交给你吴中宝,两人又一起去衙门办理契书过户手续。

镇上也有专门的文书办理的地方,镇上附近的这些房屋啊,土地过户,基本都是在这里办理。

过户的时候,王永平和金斗、金壶在外面。

王永珠和吴中宝进去办理。

文书登记过户后的买地人的时候,王永珠犹豫了一下,才问道:“能不能写上两个人的名字,而且注明,如果没有上面两人同时到场同意,这地契不得转让?”

吴中宝一笑,看着王永珠的眼神越发的感兴趣。

那文书帮办办理这些房产地契的,见得多了,见王永珠问,一笑:“也不是不可以…”

王永珠十分上道的摸出一个二两左右的半块银锭子,夹在契书下递了过去:“还请大人帮忙!实在是我家这点子田地,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文书见王永珠这么识趣,再看那银锭子,顿时笑容就真诚了,一挥袖子,那银锭子就落入了袖袋,然后落笔如飞:“这位姑娘,这契书上想写谁的名字?”

王永珠报上王老柱和王张氏春桃的名字。

文书在买地人一栏填上两人的名字,又备注好了王永珠提出的条件,然后盖上红色的大印,再收了五两银子的契税,这事就成了。

王永珠感谢的接过契书,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给王家有个交代了。

那吴中宝在王永珠塞银子的时候就很识趣的闪到一边了,此刻见办好了,才又凑过来到:“话说,我家还有几亩你们七里墩的地,也不算太好,反正也没多少了,每年也收不到什么租子,你要是觉得合适,不如一起买下?”

王永珠眼珠子一亮,这可太好了!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啊!

“合适合适!再合适不过了。”王永珠点头如小鸡啄米。

吴中宝从袖袋里又掏出一份契书来,上面写着位于七里墩,哪里哪里几亩几分中等水田,递给王永珠:“一共五亩多一点,算你五十两银子。”

第两百七十六章 地契(月票满1200加更)

王永珠也不还价,刷得甩出银票,又让文书给办理过户。

这下过户,王永珠很直接的就让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倒是让文书和吴中宝多看了她一眼。

“怎么女人不能有自己名下的田地吗”王永珠眨眨眼睛,不应该吧。

张婆子都能说给自己买地,就证明这个时空,女人是可以有土地的啊文书忙摇头“可以有,可以有”一面填名字,一面内心嘀咕,这王家的闺女,胆子可不得了,拿五十两银子买了地,就敢落在自己的名下,啧啧吴中宝没想到王永珠如此清纯不做作的,将他出让的五亩多水田,就这么挂在了自己名下。

这胆色,这气魄,就一个字,服

过完户,又交了契税,揣着两本地契,王永珠觉得踏实了很多。

又谢过吴中宝,两人在门口告辞。

等吴中宝一走,王永平和金斗、金壶就围了上来“小妹老姑地过户了吗”

王永珠掏出地契晃了晃“都办好了行了,咱们先回酒楼跟吴掌柜把酒席钱给结了,然后赶快回家明儿个还要给吴家送狼干来”

王永平几人忍住心中的激动,跟着王永珠到了酒楼,谢过了吴掌柜,要结酒席的银子。

吴掌柜还要推辞,王永珠却正色道“吴掌柜,一码归一码前些子您提前预支分红,那是我家确实需要这笔钱,我才厚颜收下然而这和您酒楼却无关系,您开酒楼,我们来吃饭,自然要付钱若是乱了,以后咱们之间的生意都不好谈了”

这话一出,吴掌柜才不再推辞,收了个成本价。

王永珠这才又问了关于染坊的事,也说下次再来的话,带上靛蓝和她又调制出的新染料来,让吴掌柜找个懂行的先验看一番。以表她的诚意,也是让吴掌柜放心,她的能力。

吴掌柜自然求之不得。

告别吴掌柜,在街上给家里的孩子大人们,又称了两斤小烧饼,才打道回府。

一路上,都兴奋不已。

回到王家,大家今天一天都心事重重,等着王永珠他们回来,看是带来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好不容易等到王永珠他们回来,就连张婆子第一句话都问“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