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这一页的历史该如何书写(1 / 2)

民国大文豪 薪越 1286 字 1天前

在国内,北伐战争刚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广州国民政府和苏联决裂,无论是上海还是广州,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这件事的根源还是在孙仲山那里。

和苏联联合是孙仲山的意思,只是广州国民政府内部一直有不同的声音。

为此还发生过争执,被孙仲山强压下来,自从孙仲山去世后,反对的声浪日益高涨。

最终酿成了这次的事件。

这时候,林子轩正在邮轮上写《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这本小说的时间线从1900年一直延续到1938年,展现了这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历史风貌,可以说是一部近代中国的历史。

小说一直在《新闻报》的副刊《快活林》上连载。

不过,连载的断断续续,这是因为林子轩比较忙,写作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就是出名的代价,他不是一个单纯依靠稿费生活的文人,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再说,这本小说若是写的快了,一旦超过当前的年份,就写不下去了,你不能在1927年去写1928年的故事。

所以,林子轩一直写的很慢,严独贺也没有催稿。

以林子轩此时在文坛的地位,还能在报纸上连载这种长篇小说,严独贺都觉得幸运。

这已经不是林子轩写《射雕英雄传》的那个时候了,现在恐怕也没有人能请动林子轩在报纸上连载小说了。

《京华烟云》写到这个时候,已然有了一种传世名著的味道。

小说中包含了很多方面,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

它细致的讲述了这个时代的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生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

尤其是其中的道家思想,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顺应时代,适应环境。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小说那么简单了。

普通读者看到的是男女之间的恩怨故事,文学家看到的是“红楼梦”式的写作手法,哲学家看到的是道家文化,社会学家看到的是一幅北平的社会风俗画卷。

这是一段民国时期的历史传奇。

从《京华烟云》连载开始,就被无数文学评论家关注。

如今不会再有人批评,他们好奇的是这本小说能达到什么程度,林子轩能不能掌控好如此繁复的情节,会不会写到最后控制不住,从而留下遗憾。

“红学”经过考证派的宣扬,很多读者都接受了《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续写的说法。

《京华烟云》还无法和《红楼梦》相比,但有了几分红楼的韵味,只是不知道结局会如何,希望不要落到和《红楼梦》一样的下场。

按照后世网文的说法,那就是不要烂尾。

他们这么想很有道理,目前报纸上已经连载到了1926年的故事,从小说情节上看有很多伏笔都没有展开,不少人物刚刚出场,显然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讲完。

难道小说写到1927年就会戛然而止么?

文学评论家对此进行了推测,按照这部小说的写作构思来看,明显是一部野心之作。

林子轩想给这个时代写一部历史,那么整个故事会写到什么时候呢?

是写到当前这个时代就停止,还是会写到几十年后,对此林子轩没有给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