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方攸论儒道(1 / 2)

三国军神 冰雪尘 2501 字 2天前

陈旭等人刚刚进入稷下酒肆,就看见论战台上站着一人,此人已过不惑之年,一袭青衫,相貌堂堂。

“咦,这不是名士方攸么?”

陈旭看见此人,不由轻声低呼了起来。

方攸虽然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也是一个名士,而且在太学传统分院担任导师,影响力比较大。

一般来讲,像方攸这样有身份、有名望之人,并不会在论战台上与他人唇枪舌战。

就连陈旭也没想到,方攸此次会在台上慷慨陈词。

也怪不得,今日会有如此多人聚集在稷下酒肆了,单单是方攸这个名士,就有很大的号召力。

“儒之名盖出于需。”

“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知礼仪,晓仁义,互敬互信,微言大义,重义轻利,格物致知。”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方攸昂然站在高台之上,一开始就概述了儒家的出处、主张思想。

虽然只有寥寥数句,却也可以看出,此人对于儒家理解极其深刻。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大汉儒学就开始昌盛,哪怕这些年来关中文学兴起,思想碰撞,也无法掩饰儒家独大的局面。

纵然是如今的稷下酒肆之内,仍旧有许多尊崇儒家的士子,他们听见方攸之言,当即脸色肃然,而后大声叫好。

方攸却是宠辱不惊,仍旧挥洒自如,侃侃而谈。

“人间有大爱,天地有大仁。”

“尊崇长辈,孝敬父母;为官清廉,躬身爱民;人有自知,恪尽本分,以上种种,皆为仁义。”

“众人之间,因敬而信,因仁而大爱天下,忘却私我。”

“如此,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若为人子,则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说到这里,方攸却是停顿了一下。

稷下酒肆亦是鸦雀无声,许多儒士看向方攸的眼神,更是充满了崇敬之色。

儒家有许多主张,其中根本却是仁、义、孝、礼、智、信。

虽说这个时代儒学昌盛,可仍旧有许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许多经学亦是感觉浑浑噩噩。

今日方攸寥寥数语,却不停阐述着儒家思想,使得许多人听得如痴如醉。

环顾众人一眼,方攸正色道:“所谓孝道,并非单纯指赡养父母。”

“孔圣人有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与父母相处,若不能敬之,与养狗养马有何区别?以诚待之,以心爱之,尊之敬之,不违长命,方为孝道。”

听见方攸如此情深意切的阐述,稷下酒肆之中,许多儒士当即脸色一肃,也不喧哗出声,只是躬身向台上行礼。

方攸停顿了一下,待众人安静下来以后,再次开口说道:“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时光轮转,万物兴衰不可估量也,唯有过往史料,以为定数。”

“不通史料,则无历史,若无历史,便无文明;我辈当谨遵圣人之言,编修史料,述而不作,实事求是。”

方攸阐述的这条理论,也是孔子的一种治学方式。

那就是在编修史料的时候,要‘述而不作’,免得因为个人情感因素,而误导后人。

也正是这个思想的出现,才使得许多朝代的史官,哪怕被皇帝压迫,仍旧敢于实事求是。

甚至于,有些朝代因为皇帝想要美化自己,接连处死几个史官,都未能得偿所愿。

这一条信义,也就让很多史官‘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哪怕把屠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史官也坚持要说真话,不说假话。

不得不说,这种史官无疑是为人所敬佩,而这些史官的出现,与儒家主张的思想分不开关系。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

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

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

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在封建君主统治下,史官们却是屡遭厄难。

饶是如此,仍既有许多史官前扑后继,为后人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起初,史官会跟随在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皇帝本人却没有资格查阅史官的记载,更是无权干预史官。

这种制度,很大程度上也就保护了史官的安全,史官所记载的史料,可信度也非常大。

然而,这种制度在唐朝李世民时期,却被打破了。

至此以后,帝王阅著并非罕见之事,却使得历史逐渐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后人所知道的历史,许多也被粉饰过。

从那以后,史官被逼迫者越来越多,纵然有些人秉承儒家思想,秉笔直言,终究还是有人屈服了。

方攸不停阐述着儒家思想,哪怕是许多仰慕其他学说的士子,此时也也听得如痴如醉。

就连台下的陈旭,亦是暗暗点头。

虽说后世经过五四运动以后,儒学彻底没落,甚至很多儒家思想都被人们所摒弃,认为这是妨碍文明发展的糟粕。

然而,儒家能够在华夏延续那么多年,而且孕育出了如此灿烂辉煌的文明,又岂会真的毫无用处?

陈旭来自后世,思想本就十分开放,能够包容任何一家学说。儒家许多方面的主张,陈旭认为都有很大价值。

方攸站在论战台上,面对众人敬仰的目光,仍旧脸色平和。

忽然之间,他话锋一转,开始宣扬起了儒家的治国之道。

方攸前面讲诉的东西,虽然也是儒家思想,却只是一些衍生品,儒家真正与其他学说激烈争斗的原因,还是因为治国之道。

这个时候的方攸,一改前面的风淡云轻,眼神变得锐利了许多。

“孟子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