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驱虎吞狼(2 / 2)

武破三国 罗小七01 1953 字 3天前

这就是二人割席绝交的故事了,苏辰在后世的时候略有耳闻,被华歆这一提便想起来了,华歆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也并不觉得自己有错,他认为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乃是很正常的事儿,反而管宁故作清高。

三人称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而管宁则是龙尾,如此可见三人的才学,说起这二人,华歆口中也是不绝赞美之言。

至于,王脩,孙卲二人,苏辰没听过,但华歆既然提起,想来这二人也是有些本事儿,前面他举荐的陶丘洪就已经证明了他的眼光,至于孙乾,此人苏辰知道,跟着刘备南征北战的忠臣,电视剧里经常出现。

王脩在历史上官至大司农郎中令,至于孙卲,更厉害了,此人官至吴国宰相,都是鼎鼎大名之辈。

北海东边便是东莱郡,说道东莱,他突然想起一个鼎鼎大名的武将,于是问道:“子鱼可听过东莱太史慈之名?”

“主公也知道太史慈吗?”华歆似乎对此人有所耳闻,当即答道:“太史慈虽年不过弱冠,可已经有东莱第一人之称,昔日北海武士武安国不服太史慈之名,前去邀战,虽然没有人看到二人比试的过程,但自那之后武安国再提起太史慈之名,言辞之中颇多赞誉。”

竟然这么有名了!

这倒是出乎他的预料,据他所知,历史上太史慈不过是一寒门啊,怎么得来的这一身武艺?

除了太史慈之外,华歆还说起了北海国一名少年英杰,虽然年纪还小,但已经有雏凤之声,苏辰问他此人姓名,他说名叫徐干。

徐干苏辰当然知道,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嘛,小时候听过建安七子的名字。

至于武安国,听华歆说,此人乃是武安君白起的后人,复姓武安名国字霸候,如今在国中担任司马,虽勇武不如太史慈,却也是北海国的名人。

而那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北海国相孔融,在何进当上大将军后,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

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

何进同意,于是在受任大将军之后,征辟孔融,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虽然蛰居在家,但孔融的名声在北海独一无二,而且此人热情好客,时常在家里摆酒设宴,当真是门下三千客,杯中酒不空,北海名士以孔融为尊。

建安七子中,北海就占了两人,苏辰都忍不住在想,要是集齐了建安七子,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召唤神龙呢?

“北海国人杰地灵,贤能之士何其多也!”听完华歆的介绍,苏辰由衷地感慨道。

这么大一群虾米,怎么这一网撒下去也要捞上几只,否则岂不是白白来了此地一回,甚至他都在心里想,要不要任由管亥为祸北海,祸水东引,而后他再以救世主的身份杀过去,想必会赢得这些虾米们的好感吧。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怎么说他也是“正人君子”,这种事还是干不出来的,尤其是在华歆面前。

“主公勿忧,属下愿意只身入北海,一面说服这些贤才为主公效力,另一面,则联络北海各级官员,待主公将管亥驱赶到北海边境后,里应外合,合力剿灭这一股黄巾主力,如此算是两全其美了。”

好一招驱虎之计,虽然不甚高明,却很实用,以齐国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给他提供支持,唯有让黄巾东顾,等北海的官员们感觉到压力的时候,再求到他这儿来,到时候就是他帮忙去剿灭黄巾,而不是求着这些人帮忙了,同样的事情换了个方法,带来的结果往往让人意想不到。

“子鱼有心了!”随即他把祝公道叫进来,吩咐道:“公道,你领一队人马为军师的护卫,协助军师前往北海,记住,无论何时,都一定要保证军师的安全,明白吗?”

“属下遵命!”

“主公不可!”听到苏辰的吩咐,华歆拒绝道:“属下一人足矣,祝统领要护卫主公安全,岂可轻离?”

“子鱼勿要担心,本侯有大军在侧,安全不用担心,倒是军师你只身在外,若没有公道护卫,本侯心中不安,所以此事你就不要推辞了。”

“这……”华歆要说不感动是假的,他虽然是文修,可战斗力嘛,也比普通士兵好不了多少,几个山贼还可以应付,要是遇到大股黄巾,那就抓瞎了。

“如此多谢主公,请主公放心,属下一定不辱使命!”

“那本侯就准备好庆功酒,静待军师归来!”

华歆带着他的使命,暗中前往北海,而苏辰则开始频繁出兵袭扰管亥,目的就是要把他赶到东边去。